移动端

  • 题王微信公众号

    题王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题王网”真题密题、最新资讯、考试攻略、轻松拿下考试

学历语言类 | 自考公共课

科目:

00070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切换]
00070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155 中级财务会计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31 心理学 00153质量管理(一) 0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261 行政法学 00156 成本会计 00012 英语(一) 0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102 世界市场行情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089 国际贸易 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 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157 管理会计(一) 00223 中国法制史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226 知识产权法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233 税法 00227 公司法 00146中国税制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79 谈判与推销技巧 00054 管理学原理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11345文体写作 00183 消费经济学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230 合同法 00037美学 00281社区社会工作 00242 民法学 00184 市场营销策划 00185 商品流通概论 00243 民事诉讼法学 00634广告策划 00186 国际商务谈判 00244 经济法概论 00535现代汉语 00245 刑法学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247 国际法 00535现代汉语言 00249 国际私法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257 票据法 00078 银行会计学 00259 公正与律师制度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536古代汉语 00260 刑事诉讼法学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633新闻学概论 00262 法律文书写作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63 外国法制史 03291人际关系学 00264 中国法律思想史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635广告法规与管理 04729 大学语文 00091国际商法 00053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00853广告学(二) 02126应用文写作 00889经济学(二) 05171中小企业战略管理 00077 金融市场学 00896 电子商务概论 18960现代礼仪学 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 00015 英语(二) 00893市场信息学 00383学前教育学 00384学前心理学 1265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040 法学概论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53教育法学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0472比较教育 00642传播学概论 00830现代语言学 02113医学心理学 05615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05618青少年心理卫生 05619心理咨询与辅导 10039教育行政学 00199中外民俗 00287发展社会学 00409美育基础 00504艺术概论 00522英语国家概况 00532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00538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 00637广告媒体分析 00638企业形象与策划 00643公关心理学 00653中国新闻事业史 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 00662新闻事业管理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01936人机工程学 07189视听语言 07233摄影基础 00235犯罪学(一)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 05677法理学 05679宪法学 05680婚姻家庭法 00042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 00061国家税收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 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0164劳动经济学 00169房地产法 00201饭店餐饮管理 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677服装材料 00680服装结构设计 00996电子商务法概论 00997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02625现代企业管理(一)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3335公共管理学 03333电子政务概论 03332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 03617采购与供应链案例 05063项目时间管理 05364物流企业会计 06092工作分析 07750国际投资学 08310会计电算化 11750国际商务金融 05722公共经济学 11743企业组织与经营环境 02665农业生态基础 05102民航概论 00170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00187旅游经济学 00188旅游心理学 00191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00193饭店管理概论 00202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 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0699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 00708装饰材料与构造 01622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应用 02323操作系统概论 02333软件工程 02335网络操作系统 02378信息资源管理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02405道路勘测设计 02407路基路面工程 02409桥梁工程 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02448建筑结构试验 02600C语言程序设计 02658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03137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03173软件开发工具 03347流体力学 0422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 04742通信概论 04749网络工程 04751计算机网络安全 06087工程项目管理 07227电脑动画 07290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 10510连锁与特许经营管理 0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00152组织行为学 00024 普通逻辑 00167劳动法 00385 学前卫生学 00389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00529 文学概论(一)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40 外国文学史 00541 语言学概论 00107 现代管理学 00163 管理心理学 00182 公共关系学 00277 行政管理学 00312 政治学概论 00341 公文写作与处理 03350 社会研究方法
题库
练习

考试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0414中国文化史

发布时间: 2021-03-23 14:23:49 发布人: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0414中国文化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史                                             课程代码: 0414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中国文化史》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专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之一,它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学养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内涵有较系统的了解,熟悉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学术思想、宗教礼俗、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文化交流状况,并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全面提高考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公关工作对其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要求。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考生全面提高综合文化素质,成为高标准的公关从业人员。学习本课程,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文化的基本概念,熟悉中国文化史常识,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学术思想、宗教礼俗和文学艺术等的主要特点以及文化交流情况,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些具体的文化现象。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中国文化史》是本专业当中具有提高性质的一门选修课程,它为考生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史知识。考生可以从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陶冶性情,丰富思想,从而对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文化、文化史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国文化史的分期以及各个时期的一般状况和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文化(重点)

识记:文化一词的来源;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的四类载体。

      理解: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二)文化史(重点)

识记:文化史的涵义;重要的文化史学者及其著作。

      理解:文化史的分期;中国文化发展各阶段的一般状况和特点。

 

上古——构筑中华文化

 

第一章  史前文化的多元发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了解中国文明的几个重要发源地(三大文化区域),领会中国文明发源于本土,并呈现为多元发展的态势。理解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以及民族融合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节  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一般)

  识记:人类起源的四个时期;作为人类起源地之一的中国在各个时期的一般状况。

第二节  多元的文明起源(重点)

  识记:世界最古老的、独立发展的六大文明。

  理解:中国文明发源于本土,并呈现为多元发展的态势。

  应用:三大主要文化区与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化。

(一)黄河流域文化区

  识记:黄河中游文化区的地理位置;仰韶文化;黄河下游文化区的地理位置;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

(二)长江流域文化区

  识记:长江上游的三星堆遗址;江汉流域文化发展的序列;长江下游文化区的地理位置;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三)燕辽文化区

  识记:燕辽文化区的地理位置;红山文化。

第三节  远古神话传说的文化意义(次重点)

  识记:保存中国神话的主要文献;《楚辞·天问》简况;《山海经》简况;史前时期中华民族的三大文化集团——华夏、东夷、苗蛮各自的简况。

  理解:中国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应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

  应用:民族融合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第二章  从神本走向人本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国家的产生、文字的产生,理解殷商、西周文化的发展进程及其由以神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具体把握殷商、西周文化发展的各自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青铜时代。

  应用:夏、商、周文化发展由以神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趋势。

第一节  从村落到国家(次重点)

  识记:史前时期的村落——半坡遗址、姜寨遗址;超越氏族部落形式的社会组织——良渚文化遗址、红山文化遗址;国家形态的正式产生;早期国家出现的有力证明——二里头遗址。

  理解:夏商周三代不是王朝的前后更替,而是并行存在的三个政治集团;三代文化平行并进,互为重叠影响,大同小异。

  应用:财富积累、权力秩序和国家的出现。

第二节  殷商神巫世界(重点)

  应用:殷商时期宗天尚鬼风气的兴盛;殷周时期之天神的拟人格化、祖先的拟天神化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

(一)自然神信仰

  识记:上帝是地位最高的自然神;作为上帝使臣的其他自然神;神社;自然神祭祀的目的;自然神祭祀的方式。

(二)祖先神信仰

  识记:殷商祖先神祭祀频繁而隆重;祖先神祭祀的目的;祖先神的祭祀方式。

(三)巫史

  识记:占卜是殷王室生活的重要内容;巫与占卜;巫与史职;巫史的地位;巫史除占卜之外的其他文化活动;有关巫术、祭祀仪式的主要名称;礼器。

第三节  文字创制(重点)

(一)关于汉字的起源

  识记:文字起源的两种传统说法。

  应用:对仓颉造字说、源于八卦说的基本评价。

(二)原始器物上的符号

  识记:原始器物上的符号的两种类型;两种符号的使用年代和发现地点。

  理解:原始器物上的几何形符号、像实物形符号可以视为原始文字的先驱。

(三)甲骨文

  识记:殷墟甲骨文是至今发现的性质明确的汉字古文字资料;殷墟甲骨文的使用年代;甲骨文的主要内容、形制和出土情况;甲骨文的历史学价值;甲骨文的文字学意义。

  应用:甲骨文的文化史价值。

第四节  西周礼乐文明(重点)

(一)礼的起源

  应用:礼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礼的内涵

  理解:周礼的概念;制定礼仪制度的目的;礼与法不分;礼不是现代意义的法,它以伦理道德作为其根基。

(三)三礼

  识记:“三礼”;礼仪制度的基本框架——“五礼”;“五礼”各自的内涵。

(四)周礼与中华文化

      理解:汉儒重建礼制并使之世俗化;周礼与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的精神风貌;周礼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第五节  宗法建构(重点)

(一)宗法制度

  识记:家族;宗族;宗法;宗法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商代宗法制度

  识记:商代宗族的基本状况;嫡庶之制。

(三)周代宗法制度

  识记:周代宗法制度的三个主要特点及其各自的主要内涵;分封制;昭穆制度;尸;丧服制度。

  应用:宗法制与分封制相辅相成,同时配合以世卿世禄制度,是西周政治的特色;周代宗庙祭祀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章  礼失求诸野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大变动时代,掌握此一时期七大文化圈的地理位置及其主要特色,理解士人游动的现实基础,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成因以及儒、墨、道、法、名、阴阳诸学派的传承情况和基本思想。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理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内涵。

第一节  王纲解纽  礼崩乐坏(重点)

(一)王纲解纽

  识记:东周及其分期;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政治局面;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侯国君权的衰微。

  应用: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治局面的成因。

(二)礼崩乐坏

  识记:礼崩乐坏的诸种表现;姓氏制度;姓、氏、名、字。

  应用:列国兼并战争同时也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

第二节  区域文化格局的划分(重点)

  识记:春秋战国时期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七大文化圈。

  应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局、各地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地理环境与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的形成。

(一)中原文化圈

  识记:中原文化圈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特点及其所包括的重要诸侯国和地区;中原文化是华夏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三晋文化的主要特征;郑卫文化的主要特征。

(二)北方文化圈

  识记:北方文化圈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特点及其所包括的重要诸侯国和地区;赵国的民族兼并与文化融合;燕国的游侠和方士;中山国的夷夏文化的混融。

(三)齐鲁文化圈

  识记:齐鲁文化圈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特点及其所包括的重要诸侯国;周文化与东夷文化的融汇;鲁文化的主要内容;齐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并包性;稷下学宫;齐文化的基本内容。

(四)楚文化圈

  识记:楚文化圈的地理位置及其所涵盖的地区;楚文化的保持特色和兼容并包;楚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楚文化的影响。

(五)巴蜀文化圈和吴越文化圈

  识记:巴蜀文化圈的地理位置及其所涵盖的地区;吴越文化圈的地理位置及其所涵盖的地区;两地文化发展的中断;两地文化的边裔文化性质;两地文化接受楚文化的影响。

(六)秦文化圈

      识记:秦文化圈的地理位置及其所涵盖的地区;秦文化兼收周文化和戎狄文化;秦文化的特色;战国时期的变法图强、广纳人才;《吕氏春秋》;韩非的法家理论。

第三节  游动的时代(重点)

(一)“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应用: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发展简况。

(二)士与士阶层的构成

  识记:士原本的身份和地位;士阶层的基本构成。

(三)游说——春秋战国时期士的活跃

  识记:养士风气;著名的养士的王侯贵族;“朝为布衣,夕为卿相”;士的游动。

  应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环境与士阶层的活跃。

(四)士的精神世界

      应用: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的精神世界。

第四节  百家争鸣(重点)

  识记:司马谈把诸子百家总括为六家;刘歆归纳为十家;思想成就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名、阴阳诸家。

  应用:战国时期多元的政治环境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一)儒家

  理解:儒家是殷商以来巫史文化的主要承袭者;宗尚西周礼乐文明,主张效法三代先王,尤其推崇周文王、武王、周公;创始人;儒家的主要经典;《论语》及其核心内涵;孔子之后儒家的分裂;孟子的儒学传承及其主要思想;荀子的儒学传承及其主要 思想;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并且深刻地影响了秦汉文化。

  应用:先秦儒家思想发展简况。

(二)墨家

  理解:创始人;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墨辩”;墨子之后墨家的分化。

  应用:墨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道家

  理解:创始人;《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的主要思想;庄子的主要思想;儒道互补。

  应用: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法家

  理解:战国法家的两派;李悝、吴起、商鞅一派的来源和思想主题;申不害一派的来源和思想主题;战国末年韩非的集大成的法家思想;秦汉以后,“阳儒阴法”是历代王朝政治的本质。

  应用: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五)名家、阴阳家、兵家

  识记:名家主要讨论的问题;惠施、公孙龙各自的思想主张;阴阳家倡导阴阳五行学说;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孙子兵法》的智慧。

 

第四章  帝国建构与文化整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秦汉时期整合文化的政治措施及其意义,了解汉代经学的基本状况、汉代士人的生存状况和士风,深入把握汉代儒学的神学色彩,熟知秦汉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形,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深远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节  文化一统(重点)

(一)秦王朝的专制集权制度和整合文化的努力

  识记:秦始皇所实施的政治制度变革的基本内容;秦始皇统一文化的主要措施;秦始皇采纳倡导法家学说以求统一思想;焚书坑儒。

  理解:秦始皇的政治变革和文化举措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汉王朝整合文化、统一思想的措施

  识记:董仲舒“天人三策”的主要内容;“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理解:汉武帝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

  应用:秦汉时期思想文化的整合。

第二节  士人与士风(重点)

(一)汉代经学状况

  识记:政府对图书的搜集和整理;今文经;古文经;今、古文经学的主要区别;今、古文经学的消长和融通。

(二)汉代士人的入仕之路

  识记:察举制;察举的科目;徵辟;五经博士;博士弟子、如弟子。

(三)汉代士风

  理解:察举制与士风;名士评议与士风;清议;乡评;月旦评;清流;党锢之祸。

第三节  神学迷雾(重点)

  理解:神学是秦汉时期的普遍信仰;术数之学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观念;阴阳五行是一个比附性的解释模式;汉代阴阳五行思想的理论家是董仲舒和刘向、刘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谶纬之学的盛行;谶、纬的涵义。

  应用:秦汉时期信仰阴阳术数的神学思想的基本状况。

第四节  海纳百川(重点)

(一)与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

   识记:中国与朝鲜的文化交流;中国与日本列岛的文化交流。

(二)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

      识记:中国与越南的文化交流。

(三)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识记:张骞两次通使西域;丝绸之路;西汉末年印度佛教的输入;东汉末年的“胡化”浪潮。

  应用:汉代丝绸之路的建立对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应用: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古——开放融合时代的文化繁荣

 

第五章  中古的社会与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门阀社会的基本特征,切实把握六朝士族的生活好尚、文化修养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基本规则,理解科举制的历史贡献和弊端,深入领会科举制与文化普及发展的关系;理解盛唐的文化繁荣突出地表现在士人昂扬开朗的精神状态之上。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第一节  门阀社会(重点)

(一)门阀社会

  识记:门阀士族的三个特性;士族的概念、士族的形成;九品中正制。

  理解:门阀社会;九品中正制导致门阀政治的出现;中央政权直接受到门阀势力的支配。

(二)门阀社会的兴衰

  识记:“寒门”、“庶族”。

  理解:门阀的政治势力在东晋达到顶峰;南朝时门阀政治势力开始衰落。

(三)门阀士族与文化发展

  理解:门阀士族的好尚与文化,构成了门阀社会最基本的文化形态。

第二节  士族风流(重点)

(一)士族的生活好尚

  识记:担任象征高贵身份的清贵官职;不与寒门通婚;重视家讳、家谱;不与寒族往来;注重修饰仪表举止。

(二)士族的文化修养

      理解:士族好尚文雅,注重教育,将文化视为立身之本;许多高门士族都才学渊深,一门能文;诗文宴游的风气;士族所注重的文化修养;玄言诗;山水诗;士族的文化好尚左右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气;士族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精深的造诣,有些甚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巅峰位置。

      应用:东晋南朝士族文化的繁荣及其重要地位。

第三节  科举制(重点)

(一)隋唐科举制度

识记:科举制度的含义;举子的主要来源;科举的主要科目;各类科目中,进士科的地位最高;进士科考试的基本规则;“行卷”制度。

理解:科举制度反映出的两个基本原则;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对人才的束缚;“行卷”制度与科举的弊端。

(二)科举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1、学校教育的兴盛

识记:专科学校的兴盛;唐朝政府注重加强学校与科举的联系;私学、村学的兴盛。

2、文化得到普及

  理解:科举制推进了文化的平民化趋势。

      应用:科举制与文化的普及、发展。

第四节  盛唐气象(重点)

(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理解:经济繁荣,国势强盛,社会稳定,为盛唐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士人昂扬开朗的精神风貌

  理解:盛唐文化繁荣突出表现在士人昂扬开朗的精神状态;国家的繁荣、强盛与稳定,科举制的推行,激发了士人进取从政的热情;政治的开明,士人的漫游风气,使士人精神自由、胸襟开阔;盛唐士人昂扬开朗的精神风貌,使盛唐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展现出恢弘的气度(即所谓盛唐气象)。

  应用:盛唐士人的精神风貌与战国时代、建安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比较。

 

第六章  宗教的兴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历程,熟知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基本情况;掌握道教兴起和发展的历程以及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重要典籍,切实理解中国人宗教生活的多元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中国才有了真正的宗教。

第一节  佛教的译传(次重点)

(一)佛教的传入

   识记: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安世高的译传活动(“禅数”之学);支谶的传译活动(般若学);“六家七宗”;东晋时期著名的高僧;鸠摩罗什的传译活动(般若学);僧肇及其《肇论》。

   理解:僧肇所著《肇论》是中国僧人开始正确理解印度佛教的标志。

   应用:安世高佛教译传活动的主要内容;支谶佛教译传活动的主要内容;鸠摩罗什佛教传译活动的主要内容。

(二)佛教进入中国社会

   应用:佛教得以进入了中国社会的主要原因;慧远的传教活动及其《沙门不敬王者论》。

   应用: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

第二节  佛教的本土化(重点)

(一)佛教的本土化

      应用:实现中国化或本土化,是佛教扎根中国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佛教宗派

  理解:“师”;“师说”或“师学”;“师说”的主要类别及其所讲说的佛典;南北朝的佛教学派普遍关心的问题;《涅槃经》的主要思想;“判教”;“道统”;中国历史上的八个佛教宗派。

1、天台宗(法华宗)

识记:天台宗得名的由来;开宗时期;开宗大师;思想特点;所尊佛典。

2、三论宗

识记:“三论”所指;开宗时期;开宗大师;核心思想。

3、法相唯识宗

识记:开宗时期;开宗大师;思想特点;所重佛典。

4、净土宗

  识记:开宗时期;开宗大师;思想主张;所尊佛典。

5、律宗

识记:主要研究、传授的教义;律宗的三个支派(代表人物、支派名称)。

6、华严宗(贤首宗)

  识记:开宗时期;开宗大师;思想主张;所尊佛典。

7、禅宗

  识记:开宗大师;思想主张;《坛经》;禅宗支脉——“五家七宗”。

8、密宗(真言宗)

  识记:开宗时期;开宗大师;思想主张。

  应用: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禅宗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第三节  道教的兴起与发展(重点)

识记:道教的基本性质;道教形成的四个历史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重要典籍;“五斗米道”;“黄老道”;“楼观道”。

应用:张陵在道教发展史上的贡献;葛洪在道教发展史上的贡献;寇谦之对道教的改造;陆修静在道教发展史上的贡献;陶弘景在道教发展史上的贡献;唐代道教理论的主要成就。

第四节  宗教生活的多元化(次重点)

  理解:中古士人亦佛亦道的宗教生活;普通民众宗教信仰的功利性以及多元化;景教;袄教;摩尼教;回教。

  应用:隋唐时期传入中国的新宗教;回教传入中国的两条主要路线。

 

第七章  学术思想的变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切实把握中古时期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详细了解魏晋、南北朝、隋唐各个时期不同学术思想的发展状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应用:中古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第一节  魏晋玄学与清谈(重点)

(一)玄学与清谈

  理解:玄学产生的时间;“正始玄风”的代表人物及著作;玄学的根源;“有”与“无”;“辩名析理”的讨论方法;“名”与“理”;“清谈”;“玄风”。

(二)魏晋玄学的发展阶段和派别

  识记:魏晋玄学的三个阶段和三个派别。

  1、贵无论

  理解: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得意忘象”或“得意忘言”的思想方法;嵇康与“竹林七贤”。

  2、崇有论

  理解: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3、无无论(独化论)

  理解: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三)魏晋玄谈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原因

  应用:魏晋玄谈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原因;玄学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经学传统的绵延(重点)

  理解:汉代儒家“六经”;今、古文经学的主要区别;马融的经学贡献;郑玄的经学贡献;“王郑之争”;魏晋时期的“新经学”;杜预及其《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东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经学的发展概况;隋唐时期经学发展概况。

  应用:魏晋时期玄学方法的引入对经学发展的影响;东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经学的不同特点;隋唐时期南、北经学的合流和统一。

  应用:中古时期经学发展的历程。

第三节  儒家的道统思想(重点)

  理解:中唐儒学改革和复兴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韩愈

  理解:韩愈所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实质;“文以载道”;“道统”。

  应用:韩愈对儒学的新解和对佛、道的批判。

(二)李翱

  应用:李翱及其“复性说”。

(三)柳宗元等

  应用:柳宗元的“天人相异”思想及其宇宙论。

  应用:中唐时期的儒学改革和复兴。

第四节  儒释道三教合流(重点)

理解:儒、释、道三教各自的中心人物;儒家与佛、道在社会、人生思想理念上的不同;“入世”文化与“出世”文化;三教合流的两个过程;王通、王绩倡导三教合一。

应用:中古时期三教并存的状态与合流的趋向。

 

第八章  文化的融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把握中古时期国内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中外交流的基本情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节  五族入华(一般)

  识记:“五族”所指;五族各部的入华和建立政权情况;五族入华后的“汉化”情况。

  应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第二节  华胡一体(一般)

  识记: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唐代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羁縻政策;“羁縻州”。

  应用: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外传(次重点)

  识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隋唐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应用:唐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

第四节  文化的兼容并包(次重点)

      识记:北朝时期鲜卑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唐代外来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

 

第九章  艺术与技术的兴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全面了解和把握中古时期我国文化在诗歌、乐舞、书画、科技诸方面的巨大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节  诗国高潮(次重点)

(一)唐诗的发展历程

  应用:唐诗发展四个阶段的基本情况。

1、初唐

  识记:“初唐四杰”及其诗歌主张;陈子昂及其诗歌主张;沈佺期、宋之问对唐诗发展的主要贡献。

2、盛唐

  识记:李白及其诗歌的主要成就;杜甫及其诗歌的主要成就;盛唐诗人群体及其各自擅长的领域。

  应用:盛唐诗歌艺术的主要特点。

3、中唐

  识记:“元白诗派”的创作主张和艺术追求;“韩孟诗派”的创作主张和艺术追求。

4、晚唐

  识记:晚唐诗歌的共同倾向;晚唐著名诗人及其主要艺术特色。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

  应用:唐诗繁荣的原因。

第二节 乐舞繁荣(次重点)

(一)音乐

  识记:南朝的“吴声”和“西曲”;隋朝的音乐机构;唐朝的音乐机构;唐代民间的音乐活动;唐代的酒筵歌舞;唐代乐曲结构的种类;“大曲”;唐代歌词的种类;歌诗;曲子词。

  应用:唐代音乐的繁荣。

(二)舞蹈

  识记:唐代主要的舞蹈种类;《霓裳羽衣舞》;唐代民间流行的舞蹈。

  应用:唐代乐舞所吸收的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影响。

第三节  书画异彩(次重点)

(一)书法

  识记:钟繇在书法史上的贡献;王羲之及其书法成就;王献之及其主要书法作品;“魏碑”及其主要作品;智永及其主要书法作品;楷书“初唐四家”及各自的书法特点;“颜柳”的书法成就;唐代行书名家及其主要作品;唐代草书名家及其主要作品;唐代书法理论——孙过庭《书谱》。

  应用:唐代楷书的书法成就。

(二)绘画

识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画家;顾恺之及其绘画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理论的卓越成就;谢赫的“六法”论;隋代展子虔的绘画成就;初唐阎立本的绘画成就;盛唐吴道子的绘画成就;唐代贵族仕女画的主要画家;唐代山水画的主要画家;唐代花鸟画、动物画的主要画家;中古时期宗教壁画的基本情况。

应用:魏晋南北朝的绘画成就及绘画理论;唐代绘画的全面繁荣。

第四节  科技成就(次重点)

(一)数学

  识记:刘徽的数学成就;祖冲之父子的数学成就;王孝通的数学成就;唐代算学课本。

(二)天文历法

  识记:虞喜的贡献;刘焯的贡献;僧一行的贡献。

(三)医学

  识记:皇甫谧的贡献;王叔和的贡献;陶弘景的贡献;隋唐医学的分科;巢元方的贡献;孙思邈的贡献;苏敬等的《唐本草》。

(四)农学

  识记:贾思勰的贡献。

(五)印刷术等

  识记:唐五代印刷业的成就;道教对科技发展的贡献。

 

近古——传统重建与文化转型

 

第十章  专制政体下的文化政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宋代以来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切实把握中古以来历代大型图书的编纂情况,了解宋代以来实施文字狱的基本状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发展(重点)

(一)宋代

  识记:宋代科举考试的科目;进士、明经等科的三级考试制度;制科;词科;“三舍法”取士。

(二)元代

  识记:元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及其民族歧视色彩。

(三)明代

  识记:明代选士制度的特色;明代科举考试的程序和规则。

(四)清代

  识记:清代科举考试的程序和规则;八股文的诸种别称;八股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具体规定。

第二节  盛世修典(重点)

识记:魏晋至唐代的大型图书编纂情况。

(一)宋代

识记:宋代编纂的四部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及其编纂者和基本面貌;宋代的丛书编刻情况。

(二)明代

识记:《永乐大典》及其编纂者、基本面貌和存留情况;明代所修纂的儒家经典和佛、道藏及其相关情况。

(三)清代

识记:清代编纂的五部类书(《渊鉴类函》、《佩文韵府》、《骈字类编》、《子史精华》、《古今图书集成》)和一部丛书(《四库全书》)及其编纂者和基本面貌;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和丛书。

第三节  文字狱(重点)

  识记:“文字狱”的内涵和形式。

(一)宋代

  识记:乌台诗案;车盖亭诗案;李光私撰《国史》案;程瑀《论语说》案;《江湖集》诗案。

(二)明代

  识记:明代文字狱的基本情况(表笺、诗文、小说戏曲)。

(三)清代

  识记:清代文字狱的统计情况;庄氏史案;《南山集》案;年羹尧案及相关的汪景祺案、钱名世案;吕留良案;乾隆朝文字狱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第十一章  文化事业的兴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宋代以来官学教育和私学教育的发展状况、刻书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图书的搜藏和散佚情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节  学校和书院(重点)

(一)宋代

  识记: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宋代官方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古代私学的高级形态——书院制度正式确立于宋代;宋初四大书院;南宋书院的兴盛和制度化。

(二)辽金元

  识记:元代的社学制度;元代的书院建设及其特征。

(三)明清

  识记:明清官方教育的三个等级;明清的国子监教育情况;明清的其他中央官学;明清的府、州、县学的基本情况;明清社学和义学的基本情况;明清时期书院的禁毁和发展。

第二节  雕版印刷(重点)

  识记:关于雕版印刷发明的时间;唐五代的印刷状况;“监本”。

(一)宋代

  识记:宋代最为繁荣的刻书地点;宋代官刻本的基本情况;宋代家刻本的基本情况;宋代坊刻本的基本情况。

(二)元代

  识记:元代官刻本、书院刻本、家刻本、坊刻本各自的基本情况;元代刻书集中之地;元代对活字印刷术的改进和套版印刷术的发明。

(三)明代

  识记:明代官方刻书的基本情况;明代家刻本的基本情况;毛晋及其汲古阁刻书;明代坊刻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地点;明代印刷术的进步。

(四)清代

  识记:清代官刻本的基本情况;殿本;清代各省官书局的兴起;局本;清代家刻本的基本情况;清代坊刻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地点;雕版印刷术的衰落。

第三节  典籍聚散(重点)

(一)宋代

  识记:北宋的图书搜藏和散佚情况;《崇文总目》;南宋的图书搜藏情况;《中兴馆阁书目》;宋代的私人藏书情况和著名藏书家。

(二)元代

  识记:元代的图书搜藏情况;元代的私人藏书情况和著名藏书家。

(三)明代

  识记:明代的图书搜藏情况;文渊阁;《文渊阁书目》;明代的私人藏书情况和著名藏书家;范钦及其天一阁;祁承及其《澹生堂藏书约》的藏书建设理论;明代公私藏书的散佚情况。

(四)清代

  识记:清代藏书家的三个特色;清代著名藏书家;清代的图书搜藏情况;《天禄琳琅书目》和《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在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图书的征集与禁毁;晚清时期公私藏书所遭受的破坏。

 

第十二章  学术思潮的演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深入了解和把握宋明理学(心学)和清代学术的发展演变,熟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及其主要思想,理解不同时期不同学术思潮兴起的原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应用:宋代以来学术思潮演变之轨迹。

第一节  理学与心学(重点)

  应用:理学产生的思想和学术背景。

(一)北宋——理学的形成期

  识记:宋初“三先生”及其学术贡献;理学的奠基者——周敦颐和张载;周敦颐《太极图·易说》的核心思想;张载的主要著述和思想;理学体系形成于二程;二程的主要著述及其理学思想的核心;二程后学;象数学派著名学者邵雍的著作及其后学。

  应用:张载的思想及其对程朱理学的影响。

(二)南宋——理学发展的高峰期

  识记: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的多方面著述;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朱熹在理学发展上的多方面成就;朱熹和程朱理学优势地位的确立;宋明理学心学一派的开创者——陆九渊。

  应用:朱熹对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陆九渊的思想及其心学方法论的重点。

(三)元代——朱学的北传时期

  识记:元代理学发展的基本状况。

(四)明初——朱学的统治时期

  识记:朱学绝对统治地位的确立;明前期理学的新气象。

(五)明中期——王学的崛起和传播时期

  识记:陈献章及其心学思想和方法;湛若水的心学方法;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王学的前三变和后三变;王学的主要论题;王学的传播。

  应用:王守仁的心学思想。

(六)明末清初——理学的批判总结时期

  识记:理学的总结性著作;学者们对理学的批评。

第二节  清代考据学和汉宋之争(重点)

(一)清初至中叶的考据学

  识记:清代考据学的别称;“宋学”;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以及阎若璩、胡渭、姚际恒等学者的学术思想和考据学成就;清中期考据学三派及其主要学者;吴派惠栋、王鸣盛、钱大昕的学术思想和考据学成就;皖派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的学术思想和考据学成就;浙东派章学诚、崔述的学术思想和考据学成就。

   应用:清代考据学兴起的原因;清中期考据学的兴盛。

(二)晚清今文经学的复兴和古文经学的延续

  识记:晚清今文经学复兴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庄存与、刘逢禄以及冯登府、陈寿祺、陈乔枞的学术成就;后一阶段——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俞樾、孙诒让、章炳麟、王国维等考据学者的学术成就。

  应用:晚清今文经学复兴的原因。

 

第十三章  化雅入俗的文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详细了解宋词、元曲(杂剧)、明清小说的发展和繁荣情况,熟知其中的重要作家、作品,并能对其做出一定的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应用:近古文学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宋词源流(次重点)

  识记:词的诸种异称;词的起源;词早期的创作来源。

(一)唐五代的词

  识记:唐代词创作概况;五代词创作概况;《花间集》和西蜀词;南唐词。

  应用:温庭筠的词创作及其贡献。

(二)宋词

  识记:宋初词家(晏殊、宋祁、范仲淹、欧阳修、晏几道)的创作简况;《小山词》;北宋前期词体、词风的转变——张先、柳永的创作;《安陆集》;《乐章集》;苏轼的词创作;与苏轼大体同时的其他词作家(王安石、黄庭坚、晁补之、毛滂)及其词集;北宋后期注重格律的词作家(秦观、贺铸、周邦彦)及其词集;两宋之交的词家(李清照、辛弃疾、岳飞、张元、张孝祥)及其词集;辛派词人(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及其词集;南宋后期的格律派词人(姜夔、史达祖、吴文英、蒋捷、周密、王沂孙、张炎)及其词集;《词源》。

  应用:柳永的词创作及其对宋词发展的贡献;苏轼的词创作及其对词境、词的表现手法的开拓;周邦彦的词创作及其在词律方面的贡献;辛弃疾词作的特色。

  应用:宋词发展演变的轨迹。

第二节  散曲与杂剧(次重点)

(一)散曲

  识记:散曲的产生;与词相比,散曲的形式更加自由灵活;元代散曲体式的发展过程;小令;带过曲(合调);套数(套曲、散套、大令);元散曲的分期及前后期不同的创作风格;前后两期的重要作家;《东篱乐府》;《今乐府》、《苏隄渔唱》、《吴盐》、《新乐府》;周德清的曲律研究——《中原音韵》。

  应用:马致远的散曲创作。

(二)杂剧

  识记:元杂剧的剧本和演出的基本规则;元杂剧的角色分类;“元曲四大家”;白朴的杂剧创作;马致远的杂剧创作;元代前期其他剧作家(杨显之、武汉臣、纪君祥、康进之、高文秀、石君宝、李好古、张国宾)的创作;元代后期的剧作家(郑光祖、宫天挺、秦简夫)。

  应用: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关汉卿的杂剧创作;王实甫的杂剧创作。

第三节  明清小说(次重点)

(一)明代

  识记:小说是明清文学的代表样式;章回小说的来源;《三国演义》的版本情况;元末明初除《三国演义》外的其他长篇讲史小说;《水浒传》的版本情况;《水浒传》的续作;《西游记》的续作;其他神魔小说;《金瓶梅》的版本系统;洪楩的《清平山堂话本》;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

  应用:罗贯中及其《三国演义》;施耐庵、罗贯中及其《水浒传》;吴承恩及其《西游记》;兰陵笑笑生及其《金瓶梅》。

(二)清代

  识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与《聊斋志异》性质相近的其他作品;《红楼梦》的创作和版本情况;《红楼梦》之后的其他小说;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应用: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曹雪芹及其《红楼梦》。

 

第十四章  异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近古以来国内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中外文化的交流情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节  少数民族汉化和民族同化(一般)

  识记:民族杂居的环境、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汉化政策与民族同化;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四个促进作用;契丹辽朝对汉文化的吸收;党项西夏对汉文化的吸收;女真金朝对汉文化的吸收;元朝对汉文化的吸收;清朝对汉文化的吸收。

第二节  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渐(一般)

(一)西学东渐

  识记:13世纪末马可·波罗来华及其《马可·波罗游记》;16世纪末利玛窦在华的西学传播活动;19世纪初马礼逊在南亚的西学传播活动;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华的西学传播活动;中国政府对西学的吸纳;20世纪初西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应用:利玛窦的西学传播活动。

(二)中学西渐

  识记:16至18世纪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的译介情况;西方学者对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情况;西方学者对中国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情况。

 

第十五章  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把握宋代以来宗族制度的发展及其特征和功能,了解此一时期宗教的世俗化倾向,熟知宋元明清的市井文化的发展状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节  宗族制度的特征与功能(重点)

  识记:宗法或宗法制度;家族;祠堂、族谱和族田是宋元明清封建宗族制度的主要特征。

  应用:宗法制度的由来和发展演变。

(一)宗谱

  识记:欧阳氏宗谱和苏氏宗谱——新式宗谱的开创;宋代以后形成的“敬宗收族”的宗谱原则;宋以后宗谱的名目;明清时期宗谱的构成;日本学者秋贺多五郎对宗谱内容和宗旨的十点归纳;修谱的规则。

  应用:明清时期宗谱的构成及各部分的书写义例。

(二)宗祠

  识记:宗祠(祠堂);宋元明初祠堂建设的演变;祠堂的结构和供奉制度;神主;祠堂的四项主要功能。

(三)族田

  识记:族田(公田);族田的种类;族田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关于族田的种种规定;族田的四项用途。

(四)族长

  识记:族长(族正);宗子;族长的权力。

(五)族规

  识记:族规;族规的异名;族规的来源;族规的七项基本要素。

第二节  宗教的世俗化(重点)

(一)宋元明清时期宗教的世俗化倾向

  应用:宋元明清时期宗教世俗化的原因。

  识记:道教世俗化倾向;佛教的世俗化倾向。

(二)明清时期的民间宗教

  1、白莲教

     识记:南宋初年茅子元开创白莲宗;白莲宗主要的宗教实践活动;《圆融四土图》;元代白莲宗的分化及明清时期白莲教的情况。

  2、罗教

     识记:明代中叶罗梦鸿(一作罗孟洪)创立罗教;罗教的异称;罗教的五部六册宝卷及其主要思想内容;罗教的广泛传播;罗教的传承统系。

  3、明清时期其他主要的民间宗教

     识记:李宾开创的“黄天教”的基本情况;林兆恩“三一教”的基本情况;王森创立的“闻香教”的基本情况;明清时期道教的世俗化及其与民间信仰的融合。

第三节  市民社群与市井文化(重点)

(一)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市井文化的发达

  识记: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构成的变化与市民社群的形成;市民社群趋同的文化趣向;市井文化的通俗性、实用性和宿命论色彩;宋代市井文化活动的类别;说唱类文化活动的主要构成;杂技类文化活动的主要构成;乐舞类文化活动的主要构成;戏剧类文化活动的主要构成。

(二)元代的市井文化

  识记:元杂剧的创作和演出情况。

(三)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与市井文化

  识记:城市发展状况;市民社群构成的变化;《水浒传》、《金瓶梅》对市井文化的反映;说唱和戏曲的发展概况。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应用”

 

二、指定教材

《中国文化史纲要》  吴小如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各章节之前,应先仔细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积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四、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防止偏离教材的倾向。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6、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7、指导考生按考试目标和考试题型做一定程度的练习,以适应考试。

8、助学学时:本课程为6学分,建议总课时不少于108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第一章

史前文化的多元发生

6

第二章

从神本走向人本

8

第三章

礼失求诸野

10

第四章

帝国建构与文化整合

10

第五章

中古的社会与文化

8

第六章

宗教的兴盛

8

第七章

学术思想的变迁

8

第八章

文化的融合

4

第九章

艺术与技术的兴盛

6

第十章

专制政体下的文化政策

8

第十一章

文化事业的兴衰

8

第十二章

学术思潮的演变

8

第十三章

化雅入俗的文学

6

第十四章

异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4

第十五章

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

6

合    计

108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大纲中关于能力层次的具体要求与试卷的题型没有对应关系,各级能力层次的内容都可以编制不同题型的考试题目。

3、试卷中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20%、理解25%、应用55% 。

4、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5、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65℅,次重点25℅,一般10℅。

6、试题类型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五种题型。

7、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项备选答案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并把它的标示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里)

  1、把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归结为十家的学者是【    】

  A、司马谈    B、刘歆    C、刘向    D、班固     

  2、正式确立书院制度的时代是【    】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五项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项是符合题干要求的,请选出它们并把它们的标示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里)

 1、东汉时期来华从事佛教译传活动的海外僧人有【        】

 A、安世高    B、支谶    C、鸠摩罗什

 D、僧肇    E、慧远                            

 2、宋代编纂的大型图书有【        】

 A、《太平御览》    B、《太平广记》    C、《文苑英华》

 D、《册府元龟》    E、《百川学海》           

(三)名词解释题

       1、宗法          2、科举制度

(四)简答题

  1、简述“九品中正制”对门阀政治的影响。

  2、简述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五)论述题

  1、论述中古时期儒家经学的发展变化。

  2、论城市经济的发达、市民社群的形成对市井文化繁荣的影响。